2008年4月2日 星期三

80年代的校園言論自由瘋—「自由之愛」事件

80年代的校園言論自由瘋—「自由之愛」事件
蕭遠 蕭彗岑

事件經過

  民國七零年代為學生運動盛行之際,特別是在民國七十五、七十六年之際。當時學生運動主要以台大勢力為主。而此盛行的情況可由在台大學生運動中佔據重要地位的大學新聞社在當時的報紙發行量略窺一二:每兩星期發行一份報紙,每次發行一萬三千份──當時的台大學生總數也不過一萬五千人。除了發行數量的龐大,更可以由報紙內容討論議題得知當時台大學生不僅僅是關心學生權利、社會,更是能採取實際的行動以求目標的達成。

  在過去,校方對於學生具有言論、學生出版刊物的審核權。大學新聞社即因為這一項校方對於學生之權力而在民國七十五年十月因為某項刊物不符合校方規定,而被校方施以停社一年之處分。在得知處分之後,大學新聞社之成員無法順從的接受此一結果。反而一方面由數名學生社團負責人簽名連署給當時校長─孫震─的公開信,表明對此懲處結果的失望,同時也在校園內部發起對此事件的說明會、演講、學生簽署「聯合宣言」表明對審稿制度的不滿,並且在兩天中發揮了驚人的動員力,散發了共約一萬六千份的傳單─「聯合宣言」及「大新聲明─只要真理存在,我們終將回來」。不僅僅在校園內部引起注意,大學新聞社被停社一年之處分同時也在各大報中出現,使得學生對於校園權威的反抗的聲音不再只存在於封閉的象牙塔中。

  大學新聞社主筆在同月二十四日克服校方種種壓力,於台大校門口舉行「自由之愛告別演講會」,為此事件宣告一暫時的句點。然而,大新等社團的成員無視於學校的規定,發行各種未經審稿制度的聲明、宣言與公開信的傳單,審稿制度暫時形同解體。

  然而,學生爭取言論自由並不隨著大新事件的暫緩而趨於平靜。雖然校方在面臨風起雲湧的壓力下,進行了大新社懲戒的說明會,卻無法給予學生滿意的答案。鑒於各社團對於審稿制度的共識,以大新、大論、大陸、三研四社團為主,決定在同年十一月以「自由之愛」之名義試圖使廢除審稿制度的理想實現。同時在十二月發行地下刊物「自由之愛」,並且舉辦街頭演講,聲勢浩大。這股力量,最後實現在學生議會當中,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新的審稿制度的方式。

  由於本次事件是一個政治介入校園大環境下的產物,「自由之愛」團體決定將訴求的層次提高,由原先的廢除審稿制度提升至對校園中行政權過度膨脹而造成的權利不平等現象進行批判,進而發起支持「大學改革芻議」之活動,冀望藉由修正大學法而改善校園中權力不平等現象。和大新事件相同地,「自由之愛」活動獲得學生廣大的支持,連署者達到了一萬八千人,並且,藉由和林時機(國)、尤清(民)立委的合作,將學生與教授共同研究提出的大學法修正草案在立法院提出,使得學生的訴求在社會現實中成為可能。

學生社團成為參與校園政治的主流

  在1980年代的校園中,關注校園政治的主要力量有二:一是由國民黨黨團派駐在校園中的各種代表,如在學代會中的代表。二是各種社團,如大新社、大論社、大陸社等社團。而對於一般在學學生而言,學生社團成為知識份子參與校園政治的主流。在當時,這些社團發行各自社團的刊物(如大新社即發行刊物「大學新聞」),成為各社團推行其社團理念的工具。同時,這些刊物也是各社團的成員表達其所關注的校園議題的方式。這些發行刊物,成為學生關注校園議題的媒介;也藉由這些校園刊物,使得學生得以了解其他知識份子對於校園議題的看法。同時,在學代會的推選當中,社團份子也是構成非黨團代表的主流,擁有校園議會中不可忽視的力量。因此,在學生與校方之間,學生社團成為一個整合溝通各種學生意見的平台,將學生所關心的議題藉由學代會的方式表達於校方,同時也在其發行的刊物以及舉辦的演講、座談會等當中了解學生的想法,並且加以整合。因此,在自由之愛的事件中,因為這種歷史背景,爭取校園言論自由的主導權及操在各社團的當中,由其負責動員,協調與溝通,最後再向校方或者社會表達其共同的宣言或聲明。

菁英結盟,向下動員

  自由之愛的成員喊出了代表性的口號—「菁英結盟,向下動員」。在聯合各社團以匯集力量時,學運的走向是以各社團的精英所決定,而非以一個完全開放的方式在大眾中進行討論。各種聲明、宣言等代表學運團體的言論也是由結盟的菁英決定,如「給孫震校長的公開信」即是由大新成員起草,交付各社團領導人校閱。因此,在運動的過程中,少數幾個社團的領導人形成一個核心的團體,負責規劃議題如何發展演進以及如何匯集更多的支持力量。換言之,菁英結盟決定了學運的走向。

  在菁英決定方針之後,向群眾動員即成為運動的下一步,而如何吸引更多群眾加入支持者的行列即為重點。此時以菁英為核心的決定方式即展現其優勢。由於有一群菁英不斷的對運動過程做詳細的討論與規劃,使得運動不是盲目的抗爭,而是有計畫的抗爭,有各種分工及戰略,而將運動條理化。同時,藉由菁英的討論,可以縝密的將議題由小議題提升到大議題,在過程中不斷匯集更多群眾。譬如在總圖草皮和小福前的定期演講、校園示威遊行、散發傳單與刊物等,最後成為一股巨大的能量。在自由之愛事件中,由於政黨退出校園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議題,過一開始即表達這種訴求,將使許多群眾望而卻步。因此,各社團的領導人是以循序漸進的方式,從表達大新停社的不滿開始,大廢除審稿制度,到爭取校園言論自由,最後走出社會,表達整個大學體制的問題。在每一步的過程中,得到更多群眾的力量,最後才有向最核心的關鍵表達聲音的力量。

私人網絡成為社團結盟與動員群眾的關鍵

  不論是菁英結盟或者是向下動員,私人的網絡關係成為運動成功與否的關鍵。各社團的領導人本身在各種討論校園議題的場合(如學代會)已經有所熟識,因此在有校園事件發生時比較可以連結。社團與社團之間的關係,並非單純只是組織間的關係,同時也是私人關係的連結。各社團領導人之間不但是同事,同時也是朋友,甚至可能出現各社團的成員有重複的現象,也就是各個菁英遊走於各社團之間,形成一個複雜的人脈網絡。由於這層私人的關係,在發生與自己社團相關的事件時,較容易以私人的關係說服其他社團的成員,以便「菁英結盟」。
社團上層的連結方式是如此,動員群眾的方式也是如此。參與自由之愛各項運動的成員多半是社團領導人的社團成員,或者是同系的學生,利用私人的人脈去動員,成為運動最初力量的關鍵。力量的匯集就是如此,社團領導人拉攏社團成員,社團成員再去說服他的朋友,一層一層的下去,最後達到動員的效果。社團成員甚至必須去拉攏宿舍的「地頭」,利用其廣泛認識的人脈,加入運動的力量。因此,平時之間的「搏感情」即成為社團運作的關鍵,工作以及在私人的聚會同等重要,私人關係已是社團組織的支柱。

自由之愛不息的精神

  在過去,自由之愛成為當時台大學生轟轟烈烈的一項事業。當初的各個社團在今日依舊存在,但是由於歷史環境的變遷,現在的校園議題的關注方式或許不再是以社團運動為主。在今日新的溝通媒介之下,使得社團的角色產生重大轉變,跟其他學生之間的聯繫也與以往不同。這將如何改變未來學生參與的形式,已成今日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